各式訊息分享ーNews Sharing

展覽與活動:










電影:


【行者】
完整版電影預告
導演陳芯宜訪談


書訊

SUBTLE



影片分享:


PAPER SHOW “SUBTLE” by TAKEO CO , LTD 20150516
攝影及影片製作者:吳浩宇



學員分享: 


1《讀書好》第九十三期 讀書自由行 (感謝嘉雲!

書醫生 Jennifer Li
文化大不同
正因為拜得名師以前早已碰過不少釘,加上過往自學摸索打下的基礎,所以Jennifer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已將古書修復的基本知識學曉,更成為英國書藝家協會(The Society of Book Binder)的會員。而目前有這身份的,在香港之內,僅她一人。
「其實古書修復的學問,真的窮一生也未必能全部學會,因為不同時期的書籍用紙、釘裝技術等都不同,若要認真學,真的要去研讀歷史。以我為例,其實真金手壓壓花的技巧仍然未學會,但這技巧在香港不太用得上。」Jennifer這句,說到了問題的重心︰外國和香港人對修書的不同看法。原來工業革命以前,書籍出版後都是沒有封面的,得靠專業的修書匠去設計封面,所以就算同一本書,也可能有不同的封面,就是時至今日,不少藏書家都會將買回來的新書交予不同的書籍修復專家,因為經他們修整、設計過的封面,將來是有機會升值的;反觀香港,甚至亞洲的讀書人都沒有這習慣,或許因為這樣,英國書藝家協會的亞洲會員數目也不算太多。
修書的價值
既然沒有如外國一樣的「投資」想法,那麼,究竟前來修書的香港人究竟是甚麼人,修的又是甚麼書呢?
「香港人、外國人也有,多是找我修一些小時候的書,可能是老師、長輩所贈,有感情價值,或是宗教類的書如《聖經》,亦有一些實用性很高,不能隨便丟棄的書;另外,這些送來被修的書中,書齡也有不同,有修過幾十年左右的,但也有是十年八年的,再厲害的那次,是董橋先生那本,有二百年歷史。」
目前,Jennifer一年大約會接到六至八個修書的訂單,通常只會在材料成本以上再加一點當作手工費,而她亦坦言,單憑修書的收入,根本不足以生活,但依然堅持,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修書其實是在保存歷史,有些人對書有感情,修復書除了可以令生病的書重回健康狀態,更令它們的壽命比我、書的主人更長,而且蘊藏書中的那份愛與尊重能得以繼續傳下去。所以就算書本不是我的,但每次修好一本書,我都會非常開心。」
欲看全文,請留意6月1日出版的第九十三期《讀書好》,或《讀書好》網上版網頁:www.books4you.com.hk 或到AppStore下載 讀書好App


2  紀錄片《量身訂做一本書》(感謝浩宇!
    上海外灘畫報有專訪Steidl出版社負責人


3 用愛串起手工書藝術在倫敦  
(感謝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