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Q & A 第一問

Q:
書琦:「近日研究阿拉伯書法相關資料,有看到他們造紙的過程中使用瑪瑙,大概長的如附件那樣(據說是近代改裝的版本),
我從碎片般的資料得知可能是用來把紙張磨的光滑。
故想請問歐洲裝幀中有類似的工法?或是有用到瑪瑙的地方嗎?(例如燙金?或是??)
不然我覺得用瑪瑙來磨紙張真的是超瘋狂的製法啊@@」

A:
阿拉伯製紙時的確是用瑪瑙來磨紙張,除瑪瑙外也用縞瑪瑙或玻璃。
製紙前面過程和東方製紙差不多,但原料不大一樣(因為生長的植物不同),所以加上一些布料(最早是棉,後來多半是亞麻和麻),晒乾後會塗上一層糊(starch),好讓紙張收縮也讓他們的植物纖維緊密(因為較粗且長),也便於書寫。
磨紙是由於書寫工具的差異,亞洲使用毛筆(前端軟毛),可是阿拉伯國家使用蘆葦筆,筆端硬且堅,不磨紙的話會無法順利書寫。(推測應該是因為最早用的是莎草紙,然後羊皮紙,兩種合適蘆葦筆,接下來的替代用品也需要有同樣功能)
另外也查了一下瑪瑙產區,古希臘和埃及似乎都有,加上當時製紙/製本應該是可比美iPhone的流行賺錢行業,使用瑪瑙應該不會很誇張(猜想主要應該也有包涵韌度合適,且比較不傷紙張?或製造容易,或者比玻璃耐碎?),或許小型點的製紙坊會用玻璃吧?:)

另外是歐洲裝幀中是否有類似工法?有的,你答對了,是燙金的部份:放上金箔後需要推磨的時候。
不過歐洲裝幀的確似乎是只有在燙金上才使用瑪瑙(這部份應該是受阿拉伯影響),製紙部份並沒有很明確的書寫,因此我不敢說從來沒有使用瑪瑙磨紙,但就算有或許時間也不常,這和紙張產地原料、「紙張」用來做什麼以及書寫的工具有關。

從中東製紙到歐洲製紙時間很快,從西元751年在Samarkand(撒馬爾罕,現在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建立製紙廠開始,793年就前進到現在戰火不斷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825年目前最淒慘的大馬士革則是提供歐洲所需要的紙張,埃及也接著跟進,首度進入歐洲內陸是1150年從西班牙開始,決定性的改變則是從義大利的Fabriano製紙開始。不但原料更新,製紙技術也跟進:漉紙的框從棉線和竹子改為黃銅,紙張纖維捶打方式和混合也逐漸採用更進步的方式,水車,所以能夠大量製造。

另外一點則是紙張製作完畢後上膠(sizing)的原料。阿拉伯國家使用麵粉或米的澱粉,13世紀快結束時義大利製紙職人用動物明膠(Gelatine)來上膠,動物膠在價格上並不貴,紙感也比上植物澱粉透明且滑順,防水和防蟲性都較好。(其實兩個都是蟲蟲天然食物…鐵膽墨水會造成的腐蝕問題-ink corrosion-才是無法修復的大問題)這時期還有磨紙,用石砥,但書上沒有詳細說明如何磨或者使用方式(待查),不過個人猜測磨紙時期大概不長,因為歐洲書寫工具和阿拉伯國家不同,而且再過一百年,活版印刷技術就會發明了,紙張做為書寫工具也越來越少,逐漸減少,現在才是真的式微中。

個人也覺得除此之外,西方能大量生產而且是品質不差的狀況下,應該是為什麼阿拉伯國家製紙最後凋零的緣故,阿拉伯製紙需要很久的時間,方式和東方差不多,沒有機械化,加上磨紙就更耗時..。
來自葉門的書籍修復家講師曾說過,現在阿拉伯國家已經不生產紙張,主因就是「沒市場」,「買進口還比較便宜」。....

最後,個人比較好奇的是,照歷史看來,既然阿拉伯國家也用買來的紙張,現代製造紙張的技術應該更好,那磨紙是否有需要?磨過的紙張真的會比較好寫嗎?還是使用手工紙才會有需要?



*主要資訊出處:
https://jklafrance.files.wordpress.com/2013/02/artc-831-research-paper.pdf
http://www.paperonline.org/history-of-paper/timeline
http://www.geocities.jp/shomotsushi/2syo.htm

http://www.kamifujiwara.co.jp/kami/history.html

如何磨紙的照片:
http://www.islamicartgallery.co.uk/8fold_flower.html


2015-08-20

變動


任何變動向來都不會是簡單或輕易的決定,人生如此,教學課程亦然。




製作與製作的間中抽出時間準備下一次課程。
總想透過課程介紹紙張的豐富與多樣,因此每期使用的紙張也不盡然相同。
翻閱手邊逐漸增加的一冊冊紙樣,反覆細看。



過往兩年的基礎紙張變化和製本八堂課程,每週上課一次,總共需要兩個月的時間。課程設計的初衷是抱著「如何讓一般愛書愛紙但並無製本經驗或不常接觸的人,在最短的時間裡建立最紮實製本基礎技術」的信念,再三思考後設計的課程。
課程時間雖然看似長,其實也依然還在入門起手式。之後,那和學習樂器相同,不存在速成、立刻、馬上。
想彈奏出美妙動人樂聲?需要時間,學習練習,練習學習,以年計算的練習。很多很多年。

然則也因為課程時間較長與費用的緣故,經常造成招生不易的難題。只是過去每次見到同學們到第八堂課,製作出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時,都忍不住心想:就算學生們沒有打算入行,只要持續練習,之後不論用在平面設計或是Zine或小量個人作品的製作上,完全是可以拭目以待的好作品。

總會覺得頑固堅持「基礎很重要」的信念有其必要。




凝視紙張,手指輕觸他們各種不同的糙硬細軟特質、輕淡薄濃的色系在腦海裡揚起各式想像:他們適合哪一種縫製法?換一種又會如何?



然而現實面的問題依然存在:如何讓更多人認識、接觸、參與製本工藝?
今年前半年與324工作房的朋友們一再反覆討論。最後,初衷不變但重新再規劃一遍。將課程濃縮,以最基礎的摺疊配合縫製法為主的五堂課。希望這樣的調整,能夠吸引更多人願意來一探歐洲製本工藝的世界。
不過,這也是最濃縮、無法更短的基礎課程。

已刪除的幾堂課程,屬於比較傾向從摺疊與切割紙張來變化、較為接近書籍藝術(Book Art)的入門區塊。這部份則希望日後還有機會調整成獨立的幾堂課程。

畢竟從有書籍開始至今千年的歷史裡,一本書,從來都不是只有一個樣貌,一種形狀。
書和所有人類歷史上的其他事物相同,跟著國度地域所擁有的材料、技術與社會人文時事,一同演化又演化。
對於喜愛閱讀和又從事手工製本的我而言,倘若手工製本能真的能在台灣落地生根,實在非常好奇在設計與創意人才豐富的台灣,會發展出什麼樣屬於自己的書籍藝術呢?




邊想邊挑選,決定後立即在用剩的紙張角落裡,寫下不同課程的各式紙張名稱磅數、計算張數、畫出紙張絲向與切割示意圖。接下來是為期數日的往來信件,充滿繁雜數字細節。

最終,美工刀輕輕劃開長方形牛皮紙小包上的膠帶,裁切整齊的各色紙張探出頭來眨眼呼吸。
之後他們將會認識誰呢?在已識或尚未認識的同學們手中,最終將變成什麼樣的一本小書?
紙張安靜等。



變動,其實也是一種嘗試,轉換。
試試看,然後繼續盡力而為。




2015-04-14

亮光


歐洲傳統的工藝之一:手工製本裝幀技術。前四年是學徒生涯,再來還需要長達六年的反覆磨鍊期,十年後才能獨當一面,運氣好的話,之後可以開設屬於自己的製本裝幀工作坊。

因為上面那段話,日前被問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為什麼是十年?
如果問題是在其他領域呢?假設是音樂或廚藝呢?
一個人要練習多久才能夠成為演奏家或是音樂家?
一個人需要切多少菜、烹調多久才能成為主廚或是米其林三星的廚師?
會不會無論什麼領域,十年,都是很短的時間,應該是非常努力,運氣又很好才能在短時間內成就那些吧?

而如何才能讓這項歐洲工藝在一個沒有真正西式製本裝幀工作坊和歷史的國度裡落地生根,發展出屬於自己樣貌的工藝?
坦白說,常有路難行的感覺。除卻材料、工具和道具的極度不足外,台灣也是個不大重視藝術和看輕手工藝的國度,加上現代各國的社會也正處於追求速度、效率優先的IT世界裡,即便在歐洲,這項手工藝也逐漸式微。
雪上加霜似乎是滿合適的形容詞。

可是,
逐漸偶遇一些想法類似的人們。他們在自己深愛的藝術或是手工藝領域裡,十年二十年,不計時數默默努力,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往前走。
還有那些參與課程的同學們,願意花金錢與起碼兩個月的時間,每週每週風雨無阻的來,更熱情的分享各式展覽或網路相關資訊(這個網頁中的「各式訊息分享」裡,多數資訊都要歸功於不少同學)。每次八堂課的最後一堂,看見大家的創作作品時,也特別感動,因為那些過程中涓滴的努力、讓人亮眼的創作力,都綻放在作品裡,次次都讓我深以為傲。
也因此覺得,製本工藝在台灣還是很有希望,他日,一定會有不輸給歐美的優秀書籍藝術作品出現吧。
或許,一個屬於自己國度和下個世代紙本書籍藝術的未來,並非空想或幻覺吧。

這些,都成為鼓舞自己繼續繼續下去的,亮光。




這是今日一位同學捎來的連結分享,裡面的書籍修復的功力一等一。)
(近期工作坊訊息已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