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1

月 The Moon

月亮,太陽系的一份子,地球唯一的衛星,一年365天用幾乎相同一面,對著地球不住團團轉。因為太陽光線與角度的關係,成各式可愛的盈虧模樣,新月,半月,滿月,上弦下弦月。

日本人替月亮的各種圓缺取了不少名稱,初一的月亮,稱為「朔」;「三日月」是日本給「新月」的名稱,意思是初三晚上的月亮;英文是crescent moon,也是牛角麵包croissant的起源。

初九是「九日月」,滿月前是「望月」,中秋節前兩日是「十三夜月」,當天是「十五夜月」;農曆第十六天則是「十六夜月」,十七到二十一分別為「立待月」,「居待月」,「寢待月」,「更待月」和「有明月」。。

最早覺得很奇怪,沒事取這麼多名稱誰記得住呢?後來仔細想想才發現,其實那是依照月亮昇起的時刻所定下的名字,比方滿月後,月亮出現的時刻越來越晚,從站著等、站太久所以坐著等、等到就寢前、要等更久、最後要到近天明才出現的下弦月,實際上這樣的取名方式倒是滿有趣。


在中文裡許多古詩中都充滿月亮,特別是有關思念,『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等,幾乎少不了用月亮來傳達那些感受。

或許,因為不論是千山之隔,或者萬水之遙,夜空中總會有明月的身影,類似一種歸依或者寄託吧?


站在科學角度看月亮,

伽利略使用望遠鏡觀察月亮,發現月亮表面並非平滑完美,有著各式坑洞,利用邊緣的影子深淺來測算它們的高度,從觀察月亮到金星木星各式行星及太陽,最後將這些發現寫下,否定地球是宇宙中心,差點為他帶來殺身之禍;

牛頓看著墜落的蘋果與高掛的月亮,歸納出萬有引力;

潮汐的發生來自月亮的引力。


喜歡月亮,任何時候見到,都像小小驚喜,會忍不住微笑,貪戀不已的凝視;即使情緒再紛擾的時刻,也會逐漸心靜。

因此,做一本筆記,送給月亮。